在高考冲刺的最后一个月,校园里弥漫着紧张而又充满希望的氛围。为助力高三学子以最佳状态迎战高考,学校的领导干部和高三党员老师勇担使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从集体备班、思政班会课、个别辅导答疑等多个方面入手,为学生们保驾护航,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
领导干部:统筹规划,全方位筑牢高考保障线
学校领导干部们深知,在这关键时期,科学的统筹规划和坚实的后勤保障至关重要。他们深入高三年级,牵头组织集体备班工作。定期召开高三年级备考工作会议,与年段长、班主任及学科备课组长共同分析学情、教情,针对每个班级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备考方案。领导干部们凭借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对教学进度、复习重点难点进行精准把控,确保整个高三备考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
在思政教育方面,领导干部亲自上阵,为高三学生开展主题思政班会课。他们以 “坚定信念,逐梦高考” 为主题,结合自身的求学经历和人生感悟,用生动的故事和真挚的情感,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高考必胜的信心。通过分析当前的高考形势和社会发展趋势,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高考,让学生明白高考不仅是一场知识的较量,更是一次人生的历练。
此外,领导干部们还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为高三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后勤保障。他们深入学生食堂、宿舍,了解学生的饮食和住宿情况,督促相关部门改善学生的生活条件。在学习资源方面,确保各类复习资料及时发放到学生手中,并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从校园环境的优化到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领导干部们事无巨细,为高三学子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党员教师:扎根一线,用爱与专业照亮学生前行之路
党员教师们始终坚守在高三教学一线,他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全身心投入到高考备考工作中。在集体备班活动中,党员教师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积极分享教学经验和备考策略。他们与同组教师共同研讨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每一堂复习课,针对高考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力求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和解题技巧。
思政班会课上,党员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将思政教育融入其中。语文教师通过分析经典文学作品中主人公的奋斗精神,激励学生勇于面对高考挑战;历史教师以历史人物的励志故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党员教师们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让思政教育不再枯燥乏味,而是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缓解高考压力,调整心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迎接高考。
在个别辅导答疑环节,党员教师更是展现出了无私的奉献精神。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和晚自习,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辅导。无论是学习上的困惑,还是心理上的压力,学生们都愿意向老师们倾诉。党员教师们耐心地倾听学生的问题,细致地讲解知识点,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党员教师制定个性化的辅导计划,从基础知识抓起,一步一个脚印地帮助学生提高成绩。同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疏导学生的负面情绪,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让学生感受到温暖和力量。
高三的最后一个月,是拼搏的一个月,也是充满希望的一个月。在学校领导干部和高三党员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全体高三学子正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心和昂扬的斗志,向着高考的目标奋力冲刺。相信在他们的保驾护航下,高三学子们一定能够在高考中绽放光彩,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撰稿:林海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