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始终坚定信仰信念信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李慎明
内容提要: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我们的信仰信念信心来自科学理论,来自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来自党的坚强领导。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征程上,我们面临种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要始终坚定信仰信念信心,愈挫愈奋、愈战愈勇,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习近平同志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指出:“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小到一个人、一个集体,大到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会愈挫愈奋、愈战愈勇,否则就会不战自败、不打自垮。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这一重要论述既深刻阐明了改革开放40年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的精神力量所在,又从精神层面对在新时代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提出了明确要求。
坚定信仰信念信心是应对风险挑战的内在要求
40年改革开放取得了重大历史性成就,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在成绩面前也要看到,前进道路上依然面临着诸多风险和挑战。习近平同志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以强烈忧患意识警醒自己”。这里所说的“自己”,既是指每一个公民特别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尤其是党的各级干部,更是指中国共产党自身。我们要树立忧患意识,深刻认识面临的风险挑战,不断坚定信仰信念信心。
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摆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4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表明,改革开放每一步都不是轻而易举的。这又启示我们,未来必定会面临这样那样的风险挑战,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我们要十分清醒地认识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党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确保改革开放这艘航船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行,任务还很重;我们要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任务还很重;我们要廓清困扰和束缚实践发展的思想迷雾,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任务还很重;我们要把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让人民生活在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之中,任务还很重;等等。
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征程上,我们既面临种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也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应对挑战、抓住机遇,关键是坚定信仰信念信心,绝不能有半点骄傲自满、固步自封,也绝不能有丝毫犹豫不决、徘徊彷徨,在坚定信仰信念信心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我们的信仰信念信心来自科学理论
我们的信仰信念信心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它首先来自科学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首先是一个理论问题。40年来,正是因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我们才具有坚定的信仰信念信心。
理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要坚定信仰信念信心,风雨无阻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进,必须重视理论学习。毛泽东同志特别强调全党尤其是党的中高级干部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他指出:“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习近平同志一直强调要加强理论学习。他指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当前,要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党员、干部必须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真正懂得了马克思主义,有了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做好各项工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科学指引。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具有根本性作用。
我们的信仰信念信心来自科学理论,还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习近平同志深刻总结了改革开放40年积累的宝贵经验,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廓清困扰和束缚实践发展的思想迷雾。面向未来,我们要强化问题意识、时代意识、战略意识,进一步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奠定坚实理论基础。
我们的信仰信念信心来自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习近平同志指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改革开放的初心和使命。”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从人民群众中汲取了无穷无尽的力量。这使我们的信仰信念信心无比坚定。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的坚持和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人这一根本问题的科学回答。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从各项具体工作在全局工作中的位置来说,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各项工作的最终价值指向来说,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各项工作的立足点、出发点和归宿。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40年来,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71元增加到2.8万元,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贫困人口累计减少7.4亿人,贫困发生率下降94.4个百分点,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辉煌篇章。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中国共产党本身就是人民的一部分,除了人民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从根本上说,我们党是凭借为了人民、相信人民、依靠人民这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来巩固执政地位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然要遇到各种风险挑战甚至惊涛骇浪,但只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依靠人民,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人民的力量是我们坚定信仰信念信心的坚实基础。在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依靠人民,时刻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伟力。
我们的信仰信念信心来自党的坚强领导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习近平同志深刻总结了改革开放40年积累的宝贵经验,第一条就是“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改革开放40年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坚定信仰信念信心的根本保证。
党的领导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根本保证。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什么反复强调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首先,坚持党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再强调坚持党的领导的极端重要性。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也证明,坚持党的领导不仅是无产阶级夺取和掌握国家政权的首要条件与普遍规律,而且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首要条件与普遍规律。其次,坚持党的领导是由我们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决定的。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第三,坚持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揭示了这样一个伟大的真理:中华民族要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正是因为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我们才能实现伟大历史转折、开启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才能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克服无数艰难险阻,才能有力应变局、平风波、战洪水、防非典、抗地震、化危机,才能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40年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历程充分证明,我们党是一个伟大的党,是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完全可以带领人民有效应对来自各个方面的风险挑战,完全有能力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难题。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就能确保改革开放这艘航船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行。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
【材料二】
崇尚实干 抓实实抓
刘学新
全面从严治党,不是“百米赛”,而是“马拉松”,必须咬定目标、保持定力,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耐力和韧劲,经常抓、反复抓、持久抓,锲而不舍、久久为功
托之空言,莫如见之实行。要把蓝图变为现实,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脚踏实地躬身实干。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一和九,不是简单的数量比例关系,蕴含着以实干赢得成功的辩证法。党的十九大将狠抓落实作为党要全面增强的执政本领,彰显了实干对党和人民事业的重要意义。
纪检监察机关是政治机关,履行党章和宪法、监察法赋予的职责,更要以实干为先,锤炼严实深细作风,坚持实事求是、依规依纪依法履职,确保各项工作务实、扎实、真实,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唯此,才能维护党纪国法威严,增强纪检监察机关公信力,赢得人民群众的真心理解和支持。
“谋于前才可不惑于后”。实干是一门艺术,要有崇尚实干的工作态度,更要掌握抓实实抓的科学方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的,“增强狠抓落实本领,坚持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有机结合起来,勇于攻坚克难,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纪检监察干部要既善思善谋,以抓实查实情、出实策,又善作善成,以实抓下实功、求实效,切实把工作抓到点、抓到位、抓出成效,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实干,基础在抓实。要围绕党中央的大政方针,下基层、接地气,摸实情、定思路,进而找到“过河”的“桥和船”。正风反腐是正义的事业,也是复杂的斗争,要讲政治、讲策略、讲方法,不能打无准备之仗。必须在吃透党中央精神、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部署要求的基础上,针对具体情况、具体问题,认真分析、精确研判,把握规律性,找准突破口,形成拿起来就能干的思路、落下去就有声的举措。这样,工作才能有的放矢、精准落实,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近年来,福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之所以取得明显成效,就是通过广泛调研,抓住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数量和素质这个关键,充实力量、加强培训、提升能力,努力将群众反映强烈、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解决在基层,增强了群众对基层纪检监察机关的信任度和信赖感。
实干,成败在实抓。实抓才能见实效。喊口号、装样子,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干不成事的。全面从严治党,不是“百米赛”,而是“马拉松”,必须咬定目标、保持定力,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耐力和韧劲,经常抓、反复抓、持久抓,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福建推进移风易俗、净化党风民风,就是始终瞄准党员干部违规操办或参加婚丧喜庆这个整治重点,以点带面、持之以恒地实抓,才赢得了老百姓“这是党委、政府不花钱为群众办的一件大好事”的称赞。
与腐败和不正之风作斗争,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工作。抓实实抓,要坚决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监督在一线跟进,及时了解群众关心什么、期盼什么、痛恨什么,全力抓住、全力推进、全力解决,让人民在全面从严治党中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
——福建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刘学新日前在省纪委监委座谈会上说
已阅读党员:沈锦泉 胡晓峰 吴志明 薛继晶 卓琳琳 梁宏晖 郭彩霞 李娟 傅锦国 黄家红 何元宾 郑毓青 郑海燕 林锋琳 赵源泉
未阅读党员:何海防 陈玉水 钟少君 黄智跃 林建新 黄海霞 卓怀国 林建明 肖强 祁特丽 郑勇峰 黄兵 许启新 方向明 李琼 林建国 黄梅萍 林丽 陈亦男 郑雪凡 吴志娟 官荔颖 陈风山 龚哲山 范奇平 吕志忠 李丽阳 彭少萍 林巧鹏 吴占春 章益捷 周敏 林伟立 曾云 黄婕 唐慧敏 王婵娟 蔡晓华 黄群山 吴志斌 许文东 宋奋勇 张志毅 林海珊 林健 唐丽红 曾俊飞 林剑峰 魏建武 陈梅 肖慧婵 方华威 林丽芳 姚姗姗 严智春 郭冰青 林志洪 杨青 林赛君 陈清霞 林晓华 陈莺莺 胡超明 林小妹 张正阳 陈霜 蚁金松 朱霞清 林奇霞 阮茁茁 郑玉桂 蔡科 吴萍萍 王渊 黄洪飞 陈益周 宋桂芳 祁君英 陈建英 郑剑伟 蔡洪洪 严益水 林丹 程军霞 陈淑金 陈慧芳 黄荔萍 佘凌凌 李冰 林丽银 郑珊 林绍敏 翁秀娟 陈雪斌 苏金珠 林素钦 杨萍 章晶晶 蒲朝云 陆莉梅 徐晶晶 谷营 郑倩倩 何涵静 陈秋霜 李佳思 孙丽彬 陈朝阳 施银辉 林玲 陈国勇 林清宇 吴建方 陈少娴 陈祖武 吴荣华 俞振洋 李惠敏 陈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