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下午,莆田五中高一年段首届“5.25心理脱口秀”活动在师生们的欢声笑语中圆满落幕。此次活动以“专治想太多”为主题,通过15组选手的精彩表演,将心理健康话题与脱口秀的幽默形式巧妙结合,既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也让心理教育“接地气、入人心”。
心理教育“玩出新花样”
活动由梁宏辉副校长拉开帷幕。他在开场致辞中强调:“心理健康不是奢侈品,而是每个人成长路上必备的能力。”简短有力的发言点明了活动的初衷——用轻松的方式化解心理压力。学服中心主任郑勇峰、陈祖武全程参与,评委团由张正阳、林小妹、王婵娟、蔡艳香、蔡晓华5位老师组成,足见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
活动筹备细致入微,学生志愿者分工明确,从计时、评分到选手提醒各司其职;座位安排科学合理,评委、选手与观众分区明确,确保流程顺畅。学校还特别将活动时间定于下午三四节课,既不影响学习,又为同学们提供了释放压力的窗口。
选手各显神通,幽默中传递成长力量
15组选手轮番登台,用自嘲、反讽、情景剧等多元形式,将青春期的焦虑与困惑转化为笑声与共鸣,展现了“00后”独特的心理疗愈智慧。
高一(4)班朱鸿正以电竞术语“零帧起手”比喻焦虑的突然袭击,结合自己因迟到被“抓包”的糗事,以自身身材体重自嘲,呼吁大家不要焦虑。其风趣语言引爆全场,最终斩获一等奖。
高一(5)徐馨怡、吴伊凡化身“学海摆渡人”,用情景剧对话吐槽。两人默契的配合与“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风格,赢得评委青睐。
高一(16)班四人组以群口相声形式,道出大家的焦虑,最后用歌声收尾,让全场自发跟唱,成为活动的亮点。
其他选手同样亮点频出:林奇伟(高一14班)借自己学习英语的经历,笑谈“人生没有彩排”;郭楗炩(高一18班)用解数学题比喻自我认同,金句“做不了正确答案,就做自己的光”引发掌声雷动;林天溢(高一12班)以剪头发为喻,调侃“发型可以重剪,自信不能重来”,用生活琐事传递深刻哲理。
专业与趣味并存,笑声背后是成长
活动不仅注重娱乐性,更融入专业心理知识。例如,“不想了”组合(高一1班)用“聚光灯效应”解释社交焦虑,呼吁“别把自己当主角”;“自我认同”节目通过数学挫败感,引导观众接纳不完美。评委张正阳老师点评道:“选手们用幽默拆解心理问题,既有心理学理论的支撑,又不失青春本色。”
获奖情况
经过激烈角逐,评委从内容深度、表演效果、观众反响等方面评分,最终结果为:
一等奖
高一(4)朱鸿正 《焦虑不要总是零帧起手》
高一(5)徐馨怡、吴伊凡 《学海无涯乐作舟》
高一(14)林奇伟 《人生没有彩排》
二等奖
高一(19)吴书祺 《爱未散,梦不停》
高一(16)林嘉琪、黄德毅、郑睿蓥、蔡颐 《救命!这届焦虑真的太难缠了》
高一(15)梁雅彬 《oi!别想了!》
高一(18)郭楗炩 《自我认同》
高一(13) 陈璐妃,陈若瑜 《学习解压方法》
三等奖
高一(15)刘屹涵 《小小过度思考?拿下!》
高一(1)王嘉钰,许芷宁 《不想了》
高一(3)郑岚瑜 《2025高三生存白皮书》
高一(9)林淑华 《笑着与压力和解》
高一(7)张少雄 《刚满十八岁》
高一(17)郑文彬 《不要老找自己的问题》
高一(12)林天溢 《自信》
让心理健康教育“不说教”
莆田五中首次尝试以脱口秀形式开展心理教育,打破传统讲座的严肃氛围,让同学们在笑声中思考、在共鸣中成长。正如梁宏辉副校长所言:“心若向阳,无畏风雨。”这场活动不仅是一次成功的创新实践,更是一份送给高一学子的青春礼物——告诉他们:成长路上的困惑与压力,可以用幽默化解,用勇气面对。
5.25心里健康月系列活动已渐入尾声,之后学校将继续探索多元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让“阳光心态”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让五中学子践行“5.25”的生命历程。
撰稿:蔡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