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本素材,探究区域地理与选必内容的深度融合 ——莆田五中举办高中地理校本教研观摩活动
浏览次数:    时间:2025-05-23 10:32:32

2025年5月22日星期四上午,莆田第五中学举办2025年莆田市基础教育中小学校本教研高中地理专场活动。本次活动通过“课例展示+专题报告+即时复备”的创新形式,完整呈现了“基于课本素材,探究区域地理与选必内容的深度融合”教学理念在地理课堂的实践样态,全市各县区专兼职教研员及各高中校高二备课组长参与研讨。

课例展示:深入应用

莆田五中地理组蔡碧珊老师执教《从“林场”到“林都”——以伊春为例探讨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围绕课本中的伊春案例内容进行探究教学。本节课依据伊春的发展历程和问题以及整治措施,设置了3个问题和一个学生角色扮演活动,围绕当地森林资源丰富的背景,伊春经历了以“伐木”为主的资源依赖型经济,到出现生态退化严重威胁到国家安全,最后实施了一系列严格的整治措施后,其生态环境和经济又重新回到国家安全水平。本节课最为突出的亮点有:一是结合中国土壤侵蚀分布图,深挖知识内涵,为学生点出一个地区的土壤侵蚀可能是多种侵蚀方式的综合,不同地区和时间主因可能不同,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二是结合了2024年的福建省高考真题,为学生提供了学以致用的展示平台,让学生深刻体会学习课本知识的重要性;三还补充设置了关于分析伊春适宜红松生长的自然条件的相关材料,既帮助学生提升了区域自然地理认知,又使得原来的课本案例更加丰满,充分体现了区域地理与选必内容的深度融合。

图片1.png

报告阐释:案例融合

高二地理备课组长许丽芳老师以“基于课本素材,探究区域地理与选必内容的深度融合”为题,阐述了莆田第五中学高二备课组对人教版选择性必修教材的教学处理方式,具体如下:重点抓好选必1教学并同步巩固必修一内容;融合区域地理与选必2、3教学内容,在了解区域背景知识基础上落实案例分析;以区域为背景进行主题式复习,贯穿选择性必修1.2.3教材,构建情境问题引导分析,提升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

图片2.png

交流研讨,共献智慧

最后自由发言环节中,与会的老师首先就蔡碧珊老师的观摩课进行了点评,充分肯定了本次的教学设计,深度融合了区域地理和选必3教材,注重引导学生回归教材,通过合作探究,培养了学生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充分体现了课堂中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是一节高质量的示范课。再就观摩主题各抒己见,展开了热烈的交流研讨。大家结合本校学情,分享了各校的课程融合做法。莆田哲理中学刘金燊老师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提前引导学生熟悉地图册,采用填图方式考查学生区域定位水平,督促学生自主学习。仙游县区地理教研员杨丽萍老师指出,区域地理和系统地理的学习,其思维方式、过程、对象与方法存在着差异又彼此联系渗透。会场讨论氛围极其浓厚,交流中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彼此精彩的发言赢得了在场老师的阵阵掌声。

图片3.png

最后,市教师进修学院吴荔飞老师作了总结发言。首先,她高度肯定了莆田五中高二地理备课组通过蔡碧珊老师的课例展示、许丽芳老师的报告阐释,呈现了精彩的创新融合,指出本次融合理念展示既显示了老师扎实的专业水平、专注的教研态度,也体现出备课组强大的合作力量。同时,吴老师也充分肯定了本次校本教研观摩活动,对与会老师们的积极发言表示感谢,感谢他们的分享。吴老师指出,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的融合,一般基于系统主题的典型区域选择和基于问题探究的真实情境创设。基于当前高考重视教考衔接,吴老师提出区域案例选择要充分利用课本素材的建议,提倡教学要回归教材。各校要充分考虑校情、学情进行量身定做,寻找适当的课程融合方案,为高三第一轮复习做好过渡性的铺垫。最后,吴老师希望各校老师进一步团结合作,开展好高质量校本教研活动,推动莆田市教育高质量发展。

图片4.png


撰稿:蔡碧珊 许丽芳

编辑:蔡碧珊 许丽芳 吴圆方 处室审核:黄海霞 校级审核:林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