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第五中学微官网

享实践成果盛宴,谱语文教育华章
时间:2025-09-28 14:42:15    浏览:

金秋九月,正是教育工作者深耕教学实践、交流育人经验的好时节。为进一步推进“备、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地生根,切实提升区域语文教学质量与教师专业素养,9月23日,城厢区“备、教、学、评一体化”实践成果“三展示”活动在莆田五中举行。本次活动由区教研员林逸琳主持,莆田五中语文组全体老师和区里其他兄弟校的教师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参与这场聚焦教学实践、共探育人之道的教研盛宴。

柯丽斌、陈昕怡、吴萍萍三位老师依次上台汇报,为在场教师带来了满满的教学干货与深度思考。作为五中语文组教研组长,柯丽斌老师率先分享了组内每周教研的宝贵经验。语文组以“聚焦课堂实践、助力教师成长”为核心,每周集备活动围绕教学难点与学情精准定题,通过“示范课展示——集中评课议课——专题研讨”模式,碰撞教学火花,优化教学设计,将理论落地课堂;并且,推行“反思+改进”机制,教师结合反馈优化教学,形成闭环成长链。这种扎根课堂、务实创新的教研模式,既破解了教学痛点,也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了平台,为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注入持续动力。

1.jpg

陈昕怡老师围绕《与妻书》的教学设计,阐释了“以终为始”的逆向教学设计理念,强调从教学目标出发,精准定位教学重难点;同时提出“深文浅教”的教学策略,旨在将文本的深刻内涵以清晰适切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讲座结合教师自身从依赖文本细读到重视教材单元目标与学习提示的专业成长经历,分享了基于真实情境、问题链引导及AI赋能的教学实践路径,为在场教师提供了富有启发性的教学设计思路。

2.jpg

吴萍萍老师以“从‘结题’到‘共生’”角度为切入口,分享省级课题的研究范式、实践路径与区域教师科研能力共建的科研心得。她提倡把课题当成解决教学真问题的实用工具,要从教学痛点中精准选题,运用混合研究方法进行严谨设计,在行动研究中动态调整方案,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可推广的“教学产品”。同时,要以数据意识、团队协作和长期主义来构建“区域课题研究共同体”,使优秀成果从“单点突破”辐射至“整体提升”,促教师从“经验型”走向“研究型”,实现区域教师科研能力的共生共建,最终赋能日常教学。

3.jpg

三位老师的分享各有侧重、精彩纷呈,引发了在场教师的热烈讨论与深度思考。随后,区教研员林逸琳老师对三位老师的分享逐一点评,她高度肯定莆田五中语文组的集备是可管理、可迭代、可传承的校本教研范式;称赞陈昕怡老师的课例有情、有境、有思、有行;赞扬吴萍萍老师深耕课题领域,以严谨态度破解研究难点,提真问题,做真研究。

4.jpg

此次“三展示”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城厢区“备、教、学、评一体化”实践成果的一次集中亮相,更是区域内语文教育工作者交流思想、互学互鉴的重要平台。从校本教研的扎实推进,到教学设计的创新探索,再到课题研究的实践赋能,每一项成果都凝聚着教师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坚守,每一次分享都为区域语文教学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成果展示与经验共享,能够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流动,打破校际壁垒,形成区域教研合力,为城厢区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撰稿:林奇霞

供图:周美仙 柯丽斌

编辑:林奇霞 吴圆方 处室审核:陈玉水 校级审核:林建明
©2020 莆田第五中学微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