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第五中学微官网

理论引领、路径探索、校本深耕,共绘教研新图景 ——城厢区“备、教、学、评一体化”实践成果“三展示”(高中数学)活动圆满举行
时间:2025-09-29 14:41:42    浏览:

为深化课程改革,推动“备、教、学、评一体化”教研范式转型,城厢区教师进修学校于2025年9月25日在莆田五中组织开展“备、教、学、评一体化”实践成果“三展示”(高中数学)系列活动。活动邀请到了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轮训部主任戴建仁以及莆田市李志洪名师工作室的全体成员。城厢区全体高中数学老师也都积极参加了本次研讨。

教研理论指引:以科研赋能教师成长

首先,城厢区进修学校吴雪琴老师以《基于数学学科大概念的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为核心,聚焦教师成长与教学科研。她强调,教育科研是教师的职业生活方式,能推动自身与教育环境变革,“教师的科研”需贴合专业成长、“自己的课题”要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同时阐述课题研究三大意义:助力教师进入研究状态、实现教学减负增效(提出“教得准、学得活、时间用对、及时反馈”优化方法)、推动教师专业化成长,明确专业能力提升需依托教学实验与反思。

图片1.png

实践路径分享:“备教学评”转向素养落地

莆田五中九华分校朱悦群老师以《高中数学“备、教、学、评一体化”——从“知识传授”到“素养落地”》为题,详解该理念的内涵、特征与实践策略。内涵上强调“备学、备教一致,评嵌备教”;特征体现为“三大维度锚定目标”“四步闭环遵循‘三尊重’”,并结合三角函数单元设计举例;实践策略涵盖目标分层、资源整合、问题链设计、嵌入式评价,还呈现章节重组与单元设计案例,为理念落地提供参考。

图片3.png

校本教研探索:从“单兵作战”到“集体攻坚

莆田五中陈建英老师围绕“以校为本,研思共进”,指出“双新”“双减”背景下,校本教研是破解教学难题的核心路径。以《直线与平面垂直》为例,介绍备课组“三备共创+三学三研”模式,推动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提出“共享-共创-共进”理念,计划通过AI学情诊断、跨学科融合等革新教研;同时提出了自己在校本教研中存在的困惑。最后指出教研需扎根课堂、聚焦问题。

图片3.png

总结成果赋能:构建闭环,锚定教研新方向

城厢区进修学校邱丽玉老师总结指出,三项成果形成“理论-机制-实践”闭环:以大概念单元设计为理论,莆田五中“三备共研+三学三研”为机制,三角函数设计为实践范本。亮点在于教研闭环、“备教评学”贯通、技术与评价赋能,同时提出教研转型、教学升级、资源共建建议,强调“备教评学”融合与开放共享的重要性。

图片4.png

最后,莆田市进修学院轮训部主任戴建仁老师对活动作总结点评。他指出,以往教研多以单一听评课为主,而本次城厢区教研以“备、教、学、评一体化”实践成果“三展示”为核心,实现了内容的深度拓展与形式的多元创新。他强调,教研绝非“单打独斗”,而是集体智慧的碰撞与融合,其核心价值在于“智慧众筹”——交流中不经意的一句话,往往能带来思维启发与豁然开朗的突破。最后,他以“教无定法,教学有法,贵在得法”点睛,肯定本次活动为区域教研打破传统范式、探索创新路径提供了有力示范。

图片5.png

本次“三展示”活动不仅是一次成果的检阅,更是一次思想的碰撞与智慧的凝聚。它成功打破了传统教研的壁垒,构建了从理论引领到实践落地的完整闭环,为区域教育的提质增效注入了源头活水。活动虽已落幕,但探索未有穷期。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新的起点,继续深耕“备、教、学、评一体化”的沃土,在共研共进中激发更多教学智慧,在知行合一中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共同谱写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撰稿:陈建英

编辑:陈建英 吴圆方 处室审核:陈玉水 校级审核:林建明
©2020 莆田第五中学微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