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第五中学微官网

聚焦真题・共研共进 ——语文组9月份高考备考专题教研活动
时间:2025-09-30 14:44:45    浏览:

为精准把握高考命题趋势,明确 2026 届备考方向,9月份,语文组开展高考真题分析专题教研,就 2025 年高考试题的不同板块进行深入剖析,从选材特点到思维考查,为新高考的复习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策略参考。

9月9日,陈玉水老师作 “2025 年新课标语基部分试题评析及 2026 年高考备考建议”主题讲座。他首先指出,高考各题在选材方面呈现鲜明的价值导向,如突出 “工匠精神”“劳动教育”等主题,强调考生需具备对现实生活与社会热点的素材敏感性,建议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多关注权威媒体及获得重要文学奖项的作家作品,培养素材积累与运用的能力;并特别强调了逻辑思维与理性思维的重要性,提出应在备考中充分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其次,谈到解题策略时,提醒大家要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反套路化。他以古诗文阅读为例,强调既要打好 “言” 的基础,也要注重 “文” 的阐释。最后,他强调要充分利用好五册教材,帮助学生搭建知识框架,形成体系化的知识网络,做到覆盖全面,不留死角。

1.jpg

9月16日,柯丽斌老师围绕2025年全国一卷作文题,开展《2025年高考作文评析及备考建议》专题讲座。讲座主要内容分为为三个部分。

2.jpg

第一部分,明确作文题的设计背景与命题意图。作文以抗战胜利80周年为背景,选用老舍、艾青、穆旦的抗战时期文学片段,核心立意指向“民族魂”“家国情怀”“民族精神”。第二部分,解读材料内涵,进行写作指导。“想唱却开不了口”是个体隐忍,“嘶哑歌唱”是对祖国热爱,“带血拥抱”是民族团结,三者构成“苦难—抗争—新生”逻辑。在写作指导中,柯老师指出,除了立意准确外,还需规避“概念化、口号化表达”,做到“”情感真挚、逻辑清晰、有细节与个性化表达”。第三部分,提出备考建议。就2026年高考写作备考,柯老师建议用好统编教材,强调读写结合,突出思维训练,打破单一、覆盖所有写作类型的训练,切实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

整场讲座既有理论高度,又具实践指导性,为精准把握高考作文命题方向、提升写作能力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9月30日,林奇霞、陈霜、李娟三位老师分别就2025高考试题文言部分、现代文阅读部分作评析研讨。

林奇霞老师作《高考文言文翻译试题评析及复习策略》讲座。她认为,文言文翻译的共性在于“字字落实+语境适配”,不仅精准翻译考点字词,更能结合上下文调整语序、补充省略成分,让译文既符合原文含义,又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同时也建议高三日常教学需强化“语境分析法”,避免机械记忆译文。

3.jpg

陈霜老师作《教考结合 扎实基础——高考文言文命题趋势评析》主题讲座,针对高考文言相关翻译以及现代文阅读考点做了解析。她结合近年来教考连接紧密的高考命题特点,针对学生文言学习困境,提出在教学实践中联系学生学习特点,在平时的校本作业中下功夫,在学中练,在练中学,让学生能在点滴积累中打好文言基础。

4.jpg

李娟老师作《聚焦核心素养 解码高考文言》讲座分享,她认为高考文言文内容概况提侧重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综合理解能力、信息筛选能力、观点归纳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她还从文言文阅读应建立“长期积累+精准训练”体系和提升审题能力,即强化“题干拆解+答题对标”意识提出备考的具体建议。

5.jpg

本次教研活动汇聚了多位老师的智慧与经验,大家在交流中互学互鉴,在分析中凝聚共识。这种开放共享、协同共进的教研氛围,不仅加深了对高考试题命题特点的理解,也为 2026 届高考备考明确了方向、凝聚了力量。


撰稿:章晶晶 柯丽斌 林奇霞 陈霜 李娟

供图:柯丽斌

编辑:章晶晶 柯丽斌 林奇霞 陈霜 李娟 吴圆方 处室审核:陈玉水 校级审核:林建明
©2020 莆田第五中学微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