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岗研修促提升 砥砺笃行向远方 ——莆田市第四批中学化学学科带头人跟岗实践研修活动
浏览次数:    时间:2025-05-09 09:00:24

借跟岗之机,铺展成长之径。研教学之道,寻觅教育之韵。2025年4月30日,“十四五”(总第四批)莆田市中小学幼儿园学科教学带头人培养对象培训跟岗实践研修在莆田第五中学如期举行。本次活动以课堂实践为基石、专题讲座为指引,在思维碰撞与经验交流中,为化学教育教学注入新活力。

图片1.png

本次活动由莆田市进修学院化学组洪清娟老师主持,第四届莆田市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及其他三十多位老师共同参与。活动以“基于化学学科的理解的模块融合深度学习”为主题,通过课例展示、教学研讨、主题讲座三个环节,深入探讨了如何在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打破模块界限,进行深度融合,加深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科学备考。

图片2.png

 首先,来自莆田第五中学的陈朝阳老师带来高三专题复习课《键的极性对化学性质的影响》。课堂上,陈老师从五个方面展开:试题考查、课标要求、回归教材、知识梳理、学以致用。一、试题考查:展示2024年高考试题与键的极性有关的内容,同时分析考查的考点与角度;二、课标要求:从课标的内容要求及学业要求分析键的极性在复习时须注重基于学科理解,增强模块融合的意义,强调了键的极性的重要作用;三、回归教材:展示了三个版本教材中有关键的极性的内容,通过分析不同版本的优点,进行资源整合,深入理解键的极性,及键的极性在不同模块中的地位与重要作用,同时借助教材对于易混淆的概念的辨析与理解进行剖析;四、知识梳理:基于信息与数据,分析了键的极性的影响因素及作用,通过三个任务深入理解,分别是羧酸酸性比较、碱性比较、反应活性。并及时通过试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四、学以致用:通过高考试题的解答与分析,及时巩固本节所学内容,同时构建解题的思维模型。整节课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组织小组讨论分析键的极性如何影响物质化学性质。同学们积极参与,热烈探讨,在思维碰撞中深入理解知识,课堂气氛活跃。

图片3.png

 开课结束后,洪老师主持了精彩的点评环节。参与活动的老师们深入的评课与交流,对陈老师的课程设计、教学方法以及与学生互动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且细致的研讨。多位教师进行了精彩的点评。陈老师本节课选材丰富,注重提炼学科思维,注重化学思想与结构、原理模块的融合,提炼化学基本思维方法,注意与有机基团的相互影响,引导出吸电子基与推电子基。陈老师选题与近几年高考切合,体现综合性,模块融合思想,是近几年高考命题考查的一个重要内容。融合了三个版本教材的优点,特别是易混概念的辨析,如臭氧的极性键问题,拓展了学生视野。选择的习题非常典型,注重模块融合内容的考查。陈老师基于学情和学科理解设计的一节高三化学复习课,抓住命题热点,注重模块融合,利用结构解释、预测物质的性质,判断产物。注重正向思维、逆向思维,素材的适当拓展,选取不同角度完善学生的思维方式,是一节高效的化学复习课。

图片4.png

最后,莆田市化学教研员正高级教师洪清娟主题讲座《以高质量学科课题研究助推新时代课堂教学转型——省教科所“基于化学学科理解的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研究”》 洪老师结合自身课题研究的经验展开分享。她指出,新时代课堂教学转型迫在眉睫,高质量课题研究是有力助推器。以 “基于化学学科理解的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研究” 课题为切入点,详细阐述如何打破传统教学局限,从学科本质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与重构。通过实际案例展示单元整体教学在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方面的显著优势,为教师开展课题研究与教学改革提供可借鉴路径。主题讲座既是对中学化学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跟岗实践活动有关申报课题,开展课题研究的重要指导,也是她主持的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23年立项(编号: FJJKZX23-199)《基于化学学科理解的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研究》结题汇报。

图片5.png

行远自迩,笃行不怠。每一次的研讨和交流,都是一次思想上的盛宴,既有集中讨论下的专注,又有可落地的实践策略。愿我们在研讨中学履不停,笃学善思,勤于实践,精准把握教育的新航标,赋能新课堂,深入课堂寻经探宝,持续充电不断提升,争做时代大先生,争做有教育家精神的四有好老师。

撰稿:陈朝阳

编辑:陈朝阳 吴圆方 处室审核:黄海霞 校级审核:林建明